電 話:135-8498-4787
QQ:319603185
郵箱: cs@key-way.com
地址:蘇州市干將東路178號蘇州自主創新廣場3號樓301室
昆山市推進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重點任務
為切實強化科技創新核心地位,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培育壯大科技服務市場主體,引育擴充科技服務人才,推動昆山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結合昆山實際,智多星為大家整理了昆山市推進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重點任務,希望對企業有所幫助。
(一)強化科創平臺支撐體系
1.培育高能級科創平臺。圍繞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依托深時數字地球國際大科學計劃、國家超級計算昆山中心等高能級科創平臺,構建大協作式、網絡化創新格局,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科技原創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以科創平臺為載體,建設科技基礎研發服務集聚區,在昆新建或參與重組全國重點實驗室給予*高2億元支持;在昆建設的國家實驗室基地、全國重點實驗室基地、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按照“一事一議”方式給予支持;對新建的國家、省技術創新中心,省重點實驗室等給予*高5000萬元支持。到2025年,力爭認定***重大科研設施和平臺1家,省實驗室等各類省級重大科研平臺3家。
2.提升大院大所創新平臺。鼓勵高校院所、科研機構、創新型企業統籌資源建設產業技術創新平臺、概念驗證中心等,為實驗室成果提供技術可行性和商業化論證。創新新型研發機構建設聚焦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小核酸及生物醫藥等產業創新集群以及未來產業,通過“揭榜掛帥”等方式,面向全球吸引大院大所、創新型龍頭企業、**科學家、創業團隊在昆建設新型研發機構,*高給予1000萬元資助。支持新型研發機構把“研發作為產業、技術作為商品”,強化合同科研導向,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研發服務,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協同的創新聯合體,發揮昆山杜克大學、蘇大應用技術學院等院所,發展高效強大的共性技術供給體系,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到2025年,新增蘇州市級以上新型研發機構8家、蘇州市級以上創新聯合體2家。
(二)完善技術轉移服務支撐體系
3.構建“1+N”技術轉移體系。以工研院技術轉移龍頭核心為“1”,以昆山市技術轉移中心、高校院所(昆山)技術轉移分中心、海外創新中心以及各區鎮技術轉移分中心等為“N”,完善技術轉移服務功能,做到技術轉移“有平臺、有政策、有服務”。支持技術轉移人才納入緊缺產業人才、高技能領軍人才等,探索技術經紀人證書與職稱評定掛鉤,加快高層次技術經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訓體系。遴選一批優秀技術經紀人選派至上海、深圳等地參加專業能力培訓,加強與先進地區的工作交流互訪等,定制具有昆山特色的技術轉移培訓課程體系,開展標準化、專業化培訓。到2025年,新增高校技轉中心或產學研辦公室30家、培育昆山市技術經紀人1000位。
4.打造市場化機構運行機制。引導科技服務機構緊貼市場,提高自我造血功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支持科技服務機構開展行業融合、垂直整合,努力提供覆蓋產業鏈不同階段的“一條龍”科技服務,提高整體競爭力。支持全球知名科技服務機構在昆設立功能總部或分中心,帶動、培育、壯大昆山科技服務市場,招引一批高級技術經理人、創業導師等,推動我市企業與境內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促成校企雙方簽訂技術開發合同、技術轉讓合同、技術咨詢合同、技術服務合同等協議。對技術經紀(經理)人等促成校企合作的,按照每個項目企業實際支付交易額的3%給予后補助,獲得蘇州認定的按照要求給予聯動支持,同一年度技術轉移中介服務方資助額度*高50萬元。到2025年,新增技術轉移機構50家、創業導師50位。
(三)營造創新創業環境支撐體系
5.壯大眾創孵化平臺載體。加快專業孵化器、創新型孵化器和綜合孵化器、眾創空間建設,著力構建“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創業孵化服務體系。支持龍頭企業、投資機構、高校院所領辦創辦孵化器,鼓勵混合所有制的孵化器建設。優化創業培訓和創業指導服務,創新孵化模式,不斷提升服務能力,促進大眾創業與萬眾創新。對**獲得省級及以上科技企業加速器認定的,按***、省級分別給予100萬元、80萬元認定獎勵;**獲得省級及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的,按照***、省級分別給予80萬元、50萬元認定獎勵;對**獲得省級及以上眾創空間認定(備案)的,按照***、省級分別給予30萬元、15萬元認定獎勵。對各類科技創業孵化載體績效評價合格的,單個載體運營機構一年獎勵*高100萬元。到2025年,蘇州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超100家,科創載體面積超1000萬平方米。
6.優化科技招商工作體系。探索昆山科技招商特色路徑,加快成立科技招商公司,組建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的科技招商隊伍,構建“2+4+5”的科技招商服務矩陣。堅持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招院引所有機融合,理順“外聯內合”體制機制,有效聯動全市科技招商資源,形成全市科技招商“一盤棋”工作格局。按照“高精尖、鏈群配”思路,深入實施“七個一”科技招商專項行動,打響昆山科技招商工作品牌,加速招引一批科技人才項目、科技產業項目、創新平臺項目。搭建科技招商數字化管理平臺,構建涵蓋資源搜索、資源推送、資源招引、評估決策、過程管理、后道服務等全生命周期生態系統,推動“人才+項目+平臺”一體化引進。到2025年,組織科技招商活動超500場,新引進科技招商項目不少于3000個,各級雙創人才(團隊)達到1700個,大院大所創新平臺50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600項。
(四)構建科技金融生態支撐體系
7.布局科技金融服務試點機構。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向科技型企業和新型產業集聚,鼓勵社會投資機構、金融服務機構與各類科創載體、創新平臺等合作,持續加大對科技企業的投入力度,組建成立天使基金。擴大對初創期人才科技型企業的信貸支持方式,鼓勵金融機構通過開發投貸聯動產品加大對人才科技型企業的信貸資金傾斜,支持金融機構擴大專利權、商標權、股權等無形資產質押融資規模,對于產生的評估費用給予相應補助。鼓勵金融機構豐富“科技貸”“創業貸”“人才貸”等信貸產品,對“昆科貸”合作優質金融機構,給予相應風險補償資金定額存款。到2025年,認定科技金融服務試點機構30家,發放科技服務金融貸款1億元。
8.擴大科技保險產品鏈。鼓勵保險機構開發科技相關保險產品和服務,鼓勵在揭榜掛帥險、創新創業險、專利保險等方面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保險保障。探索開發企業研發費用損失保險、創業項目費用損失保險、產品研發責任保險、知識產權融資保證保險、人才發展支持保險等保險產品,運用保險機制支持人才科技型企業發展。對于購買相關科技保險的科技型企業給予*高保費支出額度50%的補貼。到2025年,聯合科技金融保險機構新增科技保險產品5項。
(五)優化科技服務要素支撐體系
9.豐富科技服務新業態。重點發展光電顯示、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新興檢驗檢測服務,創新發展設計開發、生產制造、安全監管、售后服務等領域*三方檢驗檢測服務。推廣應用“互聯網+檢驗檢測”新技術新模式,加快向全產業鏈、產品全生命周期集成檢驗檢測發展。激發科技情報資源優勢,提升科技創新帶來的精準服務能力和水平,為全市的經濟發展有效發揮科技智庫作用。借力先進地區優質科創服務資源,鼓勵發展科技戰略研究、科技信息資源、知識產權咨詢等科技咨詢服務,積*培育管理服務外包、項目管理外包等新業態,支持科技咨詢機構不斷創新服務模式,開展網絡化、集成化的科技咨詢和知識產權服務,對于引進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優質科技服務機構給予重點扶持。到2025年,檢驗檢測服務營業收入達10億元,新增科技情報咨詢機構10家、知識產權服務機構5家。
10.加速科技服務聯盟建設。整合全市科技服務業資源,加快聯盟建設,打造科技服務共同體,提升科技服務綜合效能。支持聯盟會同科技服務行業協會、行業學會等,研究制定科技服務發展規范,推動科技服務持續健康發展。鼓勵聯盟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舉辦論壇、沙龍、路演、培訓、專場對接會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促進聯盟成員常態化的互動交流。支持聯盟發揮優勢,強化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為政府部門科學決策提供智力支持。支持聯盟牽頭研究制定科技服務質量體系、標準化體系,推動打造一批國內外有影響的科技服務品牌,不斷提升科技服務業綜合競爭力。
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可登陸智為銘略官網,官方網址http://www.sdly365.cn/,專業的創新創業政策扶持專家,智為銘略10余年專注企業服務,秉著專業、規范、認真、負責的態度,打造*致科技咨詢服務。
相關文章:
[上一個產品:2023年省“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特色產業基地申報條件] [下一個產品:2025年蘇錫常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申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