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 話:135-8498-4787
QQ:319603185
郵箱: cs@key-way.com
地址:蘇州市干將東路178號蘇州自主創新廣場3號樓301室
蘇州高新技術企業申請人員問題案例分析及解決方案
在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人力資源的開發將越來越重要。而在高新技術企業申請的過程中,企業的人力資源結構也需要達到一定的要求-“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但是在實際申請的過程中,部分企業因為自身發展的階段、行業特點等會遇到一些問題,下面智為小編對平時遇到的一些問題做簡要的總結并結合實際案例進行簡要分析:
一、問題案例:
1、公司全職員工偏少,組織架構嚴重缺失,但已經取得較為客觀的收入,在所得稅減免方面存在較為明顯的需求;
2、公司員工數量較多,但是實際的研發人員的數量嚴重不足,甚至是外部私人兼職的研發人員,所發生的的費用沒有任何的財務憑證;
3、部分民營企業老板名下有多家企業,一套班子同時做幾家公司,認為有研發人員,忽略申報主體和高企管理辦法對于研發人員的界定要義,高企申報時發現科技研發人員都不在申報主體名下。
二、智為解析:
1、高企的申報對于企業全職員工的具體數量是沒有要求的,但是智為小編認為申報企業的組織架構應該基本健全;
2、人員數量過少,特別是研發人員的數量過少,往往會給研發費用帶來一定的壓力,在實際的申報過程中的研發費用的結構來看,絕大多數企業還是人員工資占比較高的;
3、企業科技人員占比是指企業科技人員數與當年職工總數的比值:
(1)企業科技人員是指直接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 以及專門從事上述活動的管理和提供直接技術服務的, 全年累計實際工作時間在183 天以上的人員, 包括在職、兼職和臨時聘用人員;
(2)企業職工總數包括企業在職、兼職和臨時聘用人員。在職人員可以通過企業是否簽訂了勞動合同或繳納社會保險費來鑒別; 兼職、臨時聘用人全年須在企業計工作183 天以上;
(3)企業當年職工總數和科技人員數均按照全年月平均數進行計算和統計;
月平均數=(月初數'+月末數)÷2
全年月平均數=全年各月平均數之和÷12
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終止經營活動的,以其實際經營期作為一個納稅年度確定上述相關指標。
4、企業常見的誤解解析:
(1)申請認定企業對科技人員的理解有誤,誤認為科技人員一定為專職研發人員;
需要指出的是,根據科技人員的定義,除專職研發人員外的科技人員還包括提供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管理和直接提供技術服務兩類人員。
例如, 直接提供技術服務的品管部、檢測中心及車間骨干人員等; 從事管理的有技術副總、生產副總等, 但是前提條件為全年累計實際工作時間在183 天以上的人員( 自申請認定前一年12 月底為準) 。
(2)申請認定企業誤認為只有在職人員才能計人科技人員;
這里要說明的是, 根據科技人員的定義, 除在職人員外還包括兼職和臨時聘用人員。
(3)申請認定企業對職工總數的定義理解有誤;
這里要注意的是, 凡簽訂了勞動合同或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在職人員, 以及在企業全年累計工作183 天以上的兼職或臨時聘用人員都可計人。申請認定企業可參考工資列支名單作為依據。
(4)申請認定企業對統計方法理解有誤;
將近1 年的12 月工資表人數作為科技人員的統計依據。這里要注意的是, 當年職工總數、科技人員數均按照全年月平均數計算, 可參考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填寫人數。
(5)申請認定企業對當年職工總數的理解有誤;
誤認為申請認定前連續3 年的科技人員數必須要達到職工總數的10 % 。這里要說明的是, 根據上述條件, 認定前兩年不一定要達到相應的比例, 僅為近1 年占比達到要求即可。
(6)申請認定企業對科技人員的工作崗位填寫理解有誤;
在申請認定時要求標注科技人員的工作崗位, 評審時也可判斷該人是否屬于科技人員。這里要注意的是, 科技人員的工作崗位應填寫市場調研和數據采集、樣品圖紙設計、工藝配方設計、工藝控制技術、樣品測試和中試等按科研活動過程設定的崗位。
想要了解更多詳情,請查看蘇州智為銘略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網站http://www.sdly365.cn,智為銘略提供免費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和企業補貼政策申請評估報告,關注智為銘略獲得更多優惠政策。
智為銘略核心產品與服務:軟件著作權登記、商標注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江蘇省新產品新技術鑒定、知識產權貫標、軟件產品登記、軟件企業認定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等。
相關文章:
[上一個產品:昆山資源與環境企業如何選擇高新技術企業申請所屬行業] [下一個產品:蘇州工業園區高新技術企業八大技術領域的選擇方法及注意事項]